育需求。
殷正茂缺甩鞭子的地痞流氓,朱翊钧起初还不明白,殷正茂为何数次索要这类人,这都些制造社会不安的人,朱翊钧询问之后,才清楚原因。
殷正茂不是给自己要的,而是给整个南洋要的。
南洋这些年种植园开拓速度极快,这南洋还没开拓完,又有金池总督府抢人,导致甩鞭子的地痞流氓,就一直处于短缺的状态。
而且甩鞭子的人,消耗很大。
因为甩鞭子的奴隶管事,是庄园主和奴隶之间矛盾的缓冲带。
庄园主很少会亲自找奴隶的麻烦,都是找管事施压,而奴隶一般也见不到庄园主,毕竟庄园主大多数时间都住在汉乡镇里,而不是种植园里。
所以奴隶暴乱,最先杀的就是这些奴隶管事。
等到暴乱持续一段时间,庄园主再站出来做那个好人,许诺多给两口吃的,自然就不闹腾了。
这就导致了殷正茂年年都问皇帝要这些地痞流氓,简而言之,这都是耗材。
“就是地痞流氓,那也是个活生生的人,朕还能给他变出来不成?去年要了两千,今年居然要四千,这又不是地里的庄稼,一年就能长成的!”朱翊钧倒不是舍不得。
而是殷正茂他年年要,朝廷今年就准备了两千,吕宋要四千,有点多了。
“这不是种植园变多了吗?陛下,这南洋可是重要的粮仓,实在不行,从福建、广东凑点吧。”冯保也觉得殷正茂这么翻倍的要,打乱了朝廷的布置,但计划赶不上变化,只能从福建广东各地的牢房里找了。
“也只能这样了。”朱翊钧朱批了这本奏疏。
南洋的种植园的确在快速增多,任何经济现象,在快速膨胀的阶段,都是乱象丛生,种植园也不例外,大明对南洋没有直接管理的能力,只能靠总督府代管,导致这种乱象更多。
治安的混乱,促使了几乎所有的庄园主和他们的家眷,都住在汉乡镇里,这些庄园主拿走了种植园大部分的利润,在汉乡镇消费,促进了汉乡镇的进一步繁华。
有些汉乡镇已经不能叫镇了,比如铜祥镇就有超过十万丁口,已经有资格建立铜祥县了。
住在汉乡镇里的才是人。
松江巡抚李乐、松江知府王谦奏闻了松江府黄埔行宫的营造,行宫已经完全建好,剩下的主要是绿化、花卉、庄园景观营造。
王谦则额外多上了一本奏疏,关于松江府棉纺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