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的核心盐枭们当然也就看不起这些人,一听是乡里练拳出来的,就嗤之以鼻,要不是王仙芝和军师他们一直要团结这些人,其他票帅早就将这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们给清理干净了。
盐枭们谈不上好人,但如拳霸们这么烂的,还是不多的。
可在濮州乡野那么多练拳结社中,张居言却又是一个不一样的,因为他在家乡临濮的名声相当好。
别的拳霸都是吸骨榨髓,可张居言却是又给家乡铺路又是修桥的。
甚至乡里人有困难找到他时,他都是毫不犹豫出钱出力,后来在乾符年之前遭灾的时候,他也组织人手施舍善粥,所以即便他做了县吏,但在黑白两道都夸他重情重义。
当然,你要问这张居言手里的钱是哪来的,那就心照不宣了。
所以一些濮州道上的拳霸就骂过张居言,说这人看着是个大善人,但实际上敛民攀附权贵,比他们还要狠。
然后呢?人家钱也捞了,名声也要了,不晓得比他们这些苦哈哈的要聪明到哪里去!
于是,道上也给了张居言一个好名号:
“两面佛!”
后来王仙芝势力大起来了,这张居言就带人投奔了过去,说他们县令侮辱他,要睡他媳妇,所以他刀死了县令,前来投奔。
一开始王仙芝见张居言是个豪杰,又是乡里人,所以就有心抬举,可更加看透人心的军师尚君长却一眼看出了此人的本质,建议先看看。
王仙芝向来听尚君长的,所以就让张居言自己带本部随在帐下,然后就忘记了此人。
是的,王仙芝就是这样的个性。
他相当重豪杰,重英雄,所以有豪杰来投奔,他能高兴得和孩子一样,赤忱得很。可没多久,王仙芝又能将人忘记到脑后,这也是他的真实性格,
所以最后能得用的,实际上还是他身边的老人,得豪杰而不能用之,这是周围有识之士对王仙芝的共同看法了。
就这样,张居言吹了那么久的冷风,这回终于能抓住机会了。
不就是先登嘛!干它!
可很快,现实就给了张居言兜头一盆凉水。
当柳彦章的族弟柳元庆带着五百精锐甲兵老贼过来时,不等张居言高兴,就将他拉到了一边,小声却又不容反对地说道:
“老张,你晓得的,我手上这五百甲兵是咱们柳家的命根子,也是柳帅在军中的腰杆子,所以不容有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