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

第一百二十二章又是一年惆怅客(六)(4)

王老板沉吟片刻,道:“不瞒相公说,我这店里正好缺个帮着抄书的先生。最近城里的富户都在求一部金刚经,说是要送到九华山去供奉,我这人手实在不够。相公若是愿意,不如就在我这店里落脚?管吃管住,每月给你二百文工钱,如何?”

二百文虽然不多,但管吃管住,已经解了他的燃眉之急。萧琰生连忙拱手:“多谢王老板收留,晚辈感激不尽。”

“不用客气,”王老板笑了笑,“我看你也是个实诚人。你先回客栈把东西取来,今日就能开工。”

萧琰生谢过王老板,转身往客栈走去。阳光透过两旁店铺的缝隙照在地上,投下斑驳的光影。他走在光影里,脚步竟轻快了些。

或许,这大渊,也并非传说中那般可怖。

王老板的店铺叫“文宝斋”,看着不大,生意却很好。除了卖笔墨纸砚,还兼做些装裱字画、代写书信的营生。后院有两间厢房,一间堆着货物,另一间收拾出来,正好给萧琰生住。

第一日抄经,萧琰生很是认真。他研了浓浓的松烟墨,取了上好的宣纸,一笔一划地写着。金刚经他小时候就背得滚瓜烂熟,此刻写来,更是得心应手。

王老板时不时进来看看,见他写的字端庄秀丽,毫无涂改,满意地点点头:“萧相公的字,比我请的那些老先生还好。”

萧琰生只是笑笑,手下的笔却没停。他知道,这是他目前唯一的依靠,不能有半点差错。

抄到日暮时分,他已经写了近十张。王老板留他在店里吃饭,是简单的两菜一汤,一碟炒青菜,一碟咸鱼,还有一碗豆腐汤。味道很普通,但胜在热乎。

饭桌上,王老板说起了大渊的旧事。

“大渊这地方,说起来也有百年的历史了。”王老板喝了口酒,眯着眼睛,“早年这里就是个小渔村,后来隋炀帝开了大运河,这里成了南北水路的交汇处,才慢慢繁华起来。”

“那为何叫大渊呢?”萧琰生好奇地问。

“你看到码头那边的那片深水区了吗?”王老板往窗外指了指,“据说那底下是个无底洞,深不见底,所以就叫大渊了。”他顿了顿,压低声音,“而且啊,这大渊底下,还有些不寻常的东西。”

“哦?”萧琰生来了兴趣。

“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”王老板的声音更低了,“前几年有个打渔的,在夜里撒网,竟捞上来一只金镯子,上面刻着龙纹,一看就是宫里的东西。后来

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
  • 今日热门
  • 本周排行
  • 阅排行
  • 年度排行
  • 最新更新
  • 新增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