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

第八十二章西双版纳遇傣族飘(一)(1)

2015年4月,我攥着一张从昆明飞往景洪的机票,机身穿过云层时,窗外的绿色突然变得浓烈——不是城市里修剪整齐的草坪,是铺天盖地、翻涌着水汽的热带雨林。落地时,一股带着甜意的湿热空气扑面而来,不同于北方春天的干燥,这里的风像裹着一层薄纱,轻轻贴在皮肤上,连呼吸都变得温润起来。

走出嘎洒机场,最先撞见的是傣式建筑的檐角:青灰色的瓦顶向上翘起,像展翅的孔雀尾羽,檐下挂着彩色的经幡,风一吹,细碎的布料摩擦声混着远处的鸟鸣,成了我对版纳的第一声听觉记忆。机场外的出租车司机是个皮肤黝黑的傣家汉子,名叫岩温,他笑着接过我的行李箱,用带着傣语腔调的普通话问:“第一次来版纳吧?要去告庄还是傣寨?”

“先去告庄吧,想看看夜市。”我答。岩温的车驶过澜沧江大桥时,他指着江面说:“这是我们傣家人的‘母亲河’,叫‘湄公河’,到了泼水节,江面上会有龙舟赛,可热闹了。”车窗外的江水泛着翡翠色的光,岸边的凤尾竹垂着细长的叶片,偶尔能看到穿着傣族筒裙的姑娘骑着电动车掠过,裙摆像盛开的缅桂花,一晃就消失在绿树掩映的街道里。

到告庄时已近黄昏,民宿老板玉应是个二十多岁的傣家姑娘,她穿着天蓝色的紧身短上衣,下身是酒红色的筒裙,头发用银色发簪挽成一个髻,鬓边别着一朵新鲜的鸡蛋花。“你来啦!”她接过我的背包,把我领进二楼的房间,推开阳台门,就能看到远处大金塔的金色尖顶在夕阳下闪着光。“今晚带你去逛星光夜市,尝尝我们傣家的舂鸡脚和菠萝饭。”玉应的笑容像版纳的阳光,明亮又温暖。

傍晚的星光夜市是一场色彩的狂欢。数百个傣式风格的小摊位沿着街道铺开,摊主们大多是傣家人,有的在烤架上翻着香茅草烤鱼,鱼肉的香气混着柠檬的酸味飘得很远;有的在竹筐里摆着手工织的傣锦,红、绿、蓝的丝线织出孔雀、大象的图案,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。我跟着玉应走到一个卖舂鸡脚的摊位前,摊主阿婆正用木槌反复捶打碗里的鸡脚、小米辣、香菜和柠檬,“咚咚”的声响里,酸辣的味道直往鼻腔里钻。“尝尝,我们傣家的舂菜要够酸够辣才够味。”阿婆递来一小碗,鸡脚咬起来筋道,柠檬的酸和小米辣的辣在嘴里炸开,最后又留着一丝香菜的清香,让人忍不住眯起眼睛。

逛到夜市深处时,突然听到一阵清脆的葫芦丝声。循声走去,只见一个穿白色傣装的小伙子坐在竹凳上吹奏,他面前的竹筐里摆着自己做的葫芦丝,竹

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
  • 今日热门
  • 本周排行
  • 阅排行
  • 年度排行
  • 最新更新
  • 新增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