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

第八十三章西双版纳遇傣族飘(二)(1)

八十三章西双版纳遇傣族飘(二)

时隔一年,当我再次攥着飞往景洪的机票,机身穿越云层时,记忆里那片浓得化不开的绿色又清晰起来。不同于去年初抵时的陌生与好奇,这次更多的是期待——期待见到玉应、岩罕一家,期待再次踏入曼掌村的青石板巷,期待再尝一口阿婆的舂鸡脚。

落地嘎洒机场,湿热的风依旧裹着熟悉的甜意扑面而来。刚走出机场大门,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——岩温正举着写有我名字的纸牌,黝黑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。“又来啦!”他接过我的行李箱,力气还是那么大,“岩罕特意让我早点来,说怕你找不到路。”

车子驶过澜沧江大桥时,我发现江面多了几艘观光游船,岸边的步道上多了不少穿着傣装拍照的游客。“现在来版纳的人越来越多了,”岩温笑着说,“不过我们傣家的规矩没忘,该热闹的热闹,该清净的还是清净。”说话间,车窗外掠过一家新开的傣药体验馆,木质招牌上刻着傣文,门口摆着几盆长势喜人的草药,让我生出几分好奇。

到告庄时,玉应早已在民宿楼下等我。她比去年胖了一点,鬓边依旧别着新鲜的鸡蛋花,只是发簪换成了银色的孔雀样式。“快上来!我给你留了最好的房间,能看到大金塔夜景。”她拉着我的手往楼上走,脚步轻快,“今晚带你去吃新开的傣味餐厅,老板是岩罕的表哥,做的香茅草烤排骨特别好吃。”

放下行李,我跟着玉应逛告庄。夜市比去年更热闹了,新增了不少手作摊位,有卖傣式银饰的,有卖雨林精油的,还有一位傣家老人在现场用贝叶刻写经文。“这是贝叶经,我们傣家的‘活化石’,”玉应指着老人手里的贝叶说,“以前没有纸的时候,傣家人就把经文刻在贝叶上,保存几百年都不会坏。”老人抬头冲我们笑了笑,手里的刻刀在贝叶上轻轻游走,留下细密的纹路,像在编织一段古老的故事。

晚饭时,岩罕的表哥波岩罕果然端上了香茅草烤排骨。排骨裹着香茅草,烤得外焦里嫩,咬一口,肉汁混着香茅草的清香在嘴里散开,比香茅草烤鱼多了几分油脂的香润。“好吃吧?”波岩罕笑着说,“这排骨是我们自家养的土猪,香茅草是早上刚从雨林里采的,新鲜得很。”饭桌上,大家聊起去年的泼水节,岩罕说今年村里要办“傣戏表演”,让我一定要留下来看。

那晚回民宿时,大金塔的灯光比去年更亮了,塔身的金色在夜色里闪着光,像一座守护版纳的灯塔。我站在阳台,看着澜沧江面上的孔明灯,忽然觉得,

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
  • 今日热门
  • 本周排行
  • 阅排行
  • 年度排行
  • 最新更新
  • 新增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