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

第九十七章茶马古道青衣飘(一)(2)

着山走。山路渐渐陡峭,马蹄踩在碎石上发出“哒哒”的声响,偶尔夹杂着马铃声。风从山谷里吹过来,掀起我的青衣下摆,与马队的铜铃声、江水的流淌声混在一起,竟有种奇妙的韵律。扎西说,这条道是当年马帮走得最多的“大路”,虽然难走,却比小路安全。“我爷爷以前说,走古道就像做人,得一步一步踏实走,不能贪快。你看这路边的玛尼堆,都是过往马帮堆的,每一块石头都代表一个心愿,有的求平安,有的盼重逢。”

走到正午,我们在一处山坳里休息。扎西从马背上取下铜锅,烧起开水煮酥油茶。我坐在一块大青石上,看着青衣在风里轻轻晃动,忽然注意到青石上刻着几个模糊的字——“民国三十六年,李”。扎西凑过来看了看:“这大概是哪个马帮人刻的,说不定是在等同伴,或者记着出发的日子。以前很多人走古道,都会在石头上刻字,有的是名字,有的是地名,就像给后来的人留个记号。”

我摸着那些凹凸不平的刻痕,忽然想起祖母说的祖父——祖父年轻时也是马帮里的人,1950年去拉萨送茶后就再也没回来。祖母说,他走的时候也穿着一件青衣,衣襟上也绣着山茶。“或许,我能在这条路上,找到和他有关的痕迹。”我在心里默默想着,手里攥紧了青衣的衣角,指尖传来布料的温度,像极了祖母掌心的暖意。

翻越二郎山时,天气突然变了。清晨出发时还是晴天,走到半山腰就开始飘雪,雪花落在青衣上,很快积了薄薄一层,像撒了一把碎盐。扎西让马队放慢速度,他自己走在最前面,手里拿着一把弯刀,不时砍断路边的荆棘。“二郎山是古道上的‘鬼门关’,以前很多马帮都栽在这里——夏天塌方,冬天雪崩,有时候一场雪下来,连人带马都能埋了。”扎西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飘,“我爷爷当年带着马队过二郎山,遇到雪崩,为了护着茶包,他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盖在茶包上,自己冻得差点截肢。”

我裹紧青衣,却还是觉得冷。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,雪花钻进衣领,凉得人打哆嗦。马队里的老马“黑炭”突然停下脚步,焦躁地刨着蹄子。扎西立刻上前查看,发现前面的路段有一处轻微的塌方,几块巨石挡在路中间,旁边的山体还在往下掉碎石。“得把石头挪开,不然过不去。”扎西说着,从马背上取下绳索,“姑娘,你站在后面一点,注意看山上的动静,要是有大块石头掉下来,就喊我们。”

马队里的几个汉子都围了过去,他们用绳索捆住巨石,喊着号子一起用力。号子声在山谷里回荡,粗粝而有

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
  • 今日热门
  • 本周排行
  • 阅排行
  • 年度排行
  • 最新更新
  • 新增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