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

第九十九章纳西族怨灵(一)(2)

到有人经过。

等我抬头再看时,水印已经被新落下的雨水冲淡了,只剩下一片模糊的湿痕。

“大概是刚才下雨前留下的吧。”我小声安慰自己,把修好的伞重新撑起来,沿着石板路往寨子里走。旧寨的布局是“井”字形,中间是晒谷场,四周分布着十几座四合院,每座院子的门楼都朝着晒谷场的方向,像是在围着什么东西。

走了没几步,就看到左手边第一座院子的门虚掩着,门楣上挂着两串干枯的艾草,艾草下面挂着一块东巴木牌,木牌上刻着的符号我在字典里见过——是“护院”的意思,纳西族人家会在门楣挂这种木牌,祈求祖先保佑家宅平安。

我推了推门,木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,声音在寂静的寨子里格外刺耳。院子里铺着青石板,中间有一口水井,井沿上放着一个陶罐,罐口结着蜘蛛网,罐身裂了一道缝,像是被人摔过。正房的门窗是雕花木制的,窗纸上有几个破洞,透过破洞能看到里面摆着一张八仙桌,桌上蒙着厚厚的灰尘。

“有人吗?”我站在院子门口喊了一声,没人回应。倒是屋檐下的燕子窝空着,几根枯草被风吹下来,落在井沿的陶罐上。

我举起相机,想拍一张正房的雕花窗棂,镜头刚对准窗户,取景框里突然闪过一个影子——是个穿着蓝色麻布长裙的女人,站在八仙桌旁边,背对着镜头,头发很长,垂到腰际。

“您好!我是来做民俗研究的学生,能问您几个问题吗?”我立刻放下相机,朝着正房喊。可等我话音落下,屋里的影子却不见了,只剩下空荡荡的八仙桌,灰尘在从窗洞透进来的微光里飘着。

我愣了一下,快步走到正房门口,推了推木门,门是锁着的,铜锁上锈迹斑斑,看起来至少有几年没开过了。难道是我看错了?刚才取景框里的影子,明明那么清晰,蓝色麻布长裙的纹路,甚至头发垂落的弧度,都像是真的。

雨还在下,我靠在门框上,摸出录音笔,按下录音键:“7月12日下午3点15分,拉什海旧寨第一座四合院,门楣有东巴‘护院’木牌,正房门窗紧锁,疑似出现视觉幻觉,可能与旅途疲劳有关。”

录音笔里传来我的声音,混着雨声,有点闷。我刚想关掉录音笔,耳边又传来那阵“吱呀”声,这次更清晰了,像是从院子东侧的耳房传来的。我转头看向耳房,耳房的门是开着的,门帘是深蓝色的土布,上面绣着纳西族特有的“日月花”图案,只是布帘已经褪色,边角也磨破了。

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
  • 今日热门
  • 本周排行
  • 阅排行
  • 年度排行
  • 最新更新
  • 新增小说